90后驯马师在马厩里和马同吃同住 有时挨踢遭踩
马紧紧依偎着朱孝朋
90后驯马师在马厩里和马同吃同住 有时还挨踢遭踩
记者吕高见/文 吴国强/摄影
核心提示|驯马场上,朱孝朋骑在马背上,右手控制着缰绳,左手拿着驯马鞭,面对近一米高的障碍,飞驰的骏马瞬间加快速度,起跳、腾空……一个漂亮的弧形跳越障碍后,马匹如离弦之箭一般,向前方飞奔而去,后面扬起厚厚的尘土。
马术运动高雅刺激,逐渐被市民所熟悉,其中参加的不乏寻常百姓,而背后的驯马师却很少有人知道。90后小伙朱孝朋,是一个有10多年经验的职业驯马师,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,他很忙,平时除了驯马外,还要给学员上课。他坦言,想驯好马就要先和它交朋友,有时为了照顾好一匹马,会挨马踢遭马踩。
照顾
打理一匹马要半个多小时
看惯了游乐场拥挤的人头,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风景,能在野外策马扬鞭,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如果不是亲身体验,很难知道职业驯马师的日常生活,其实是繁琐、单调和充满挑战的。
9月22日,无风。郑州天高云淡,碧空如洗。上午9点多,惠济区花园口镇有马镇马术中心,一排整齐的马房,马厩里面有10多匹各种颜色的马匹,有的晃着脑袋,有的在仰头长啸,形态各异。
不远处,驯马师朱孝朋穿着一身深蓝色工作服,脚上蹬着黑色马靴,头上戴着帽子。朱孝朋打理好一匹马后,把它散放到旁边的草场,又从马厩里牵出另一匹白色马匹,拴到旁边的杆子上,开始进行清扫和各种打理。
朱孝朋今年27岁,老家在洛阳孟津,家里除了父母外,还有他妻子和4岁上幼儿园的儿子。别看朱孝朋年龄不大,他可是一名有10多年经验的职业驯马师。每天早晨7点上班,把马拉出去,就开始清马房,给马打理。
“我最喜欢这匹马了,个头儿比我还要高。”朱孝朋指着这匹白马告诉大河报记者,它名字叫布瑞卡,从荷兰进口过来的,今年12岁了。除了这匹马,还有另外4匹是他负责。
待拴好布瑞卡后,朱孝朋拿出刷子,套在右手上,先从马的脖子开始刷。记者注意到,布瑞卡很听话,看上去很享受,任凭朱孝朋给它刷毛。碰到低处,朱孝朋还会弯腰俯下身子。
记者发现,这样打理下来要半个多小时,朱孝朋额头渗出了汗珠,后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出了一道痕迹。
跨越障碍需要朱孝朋和马匹很有默契
跨越
人马合一是最高境界
朱孝朋把布瑞卡打理干净后,套上马鞍、羊毛垫、减震垫等装具,待马全副武装后,他一手拿着驯马鞭,一手牵着马缰绳,走向旁边的驯马场。
“和人运动热身一样,先遛圈,让它放松。”到了驯马场,朱孝朋把缰绳放开三四米长,控制着缰绳,布瑞卡开始绕着他转起圈来。烈日照射下,它步履轻柔,煞是好看。先慢后快,数圈后,又跑起来。随后,布瑞卡停住后,朱孝朋爬上马背,开始驯马。
朱孝朋一边拽着缰绳,一边吆喝着向前方飞奔而去,一阵尘土飞扬起来,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驯马场深处。
他告诉记者,骑马要讲诀窍,夹在马身上的两腿要适度,拽缰绳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。别看布瑞卡高大魁梧,但它很听话,这都是驯出来的结果。
记者看到,面对前方90厘米高、三四米宽的一处障碍,不远处的布瑞卡开始加快速度,到障碍跟前时,脖子高仰,马蹄腾空,瞬间就跳了过去。
“不能让马特别累,才能跳障碍。”朱孝朋坦言,驯马场里的障碍都是塑料制作的,不像正规比赛是纯木的,有一定的重量。这样可以对马起到保护作用,最高的时候都能跳到1.6米高。“人马合一,才是最高境界。”朱孝朋笑着说,比赛场上有大量的竞争对手,这就要求平时驯马的时候,驯马师和马匹要有默契。
布瑞卡跳完障碍后,朱孝朋把马鞍、缰绳去掉,它就躺在地上打起滚来。朱孝朋告诉记者,马这样做是在放松。
亲近
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
中午11点半,到了马吃草的时间。大河报记者注意到,一名工人推着小推车,车上面装着打好捆的草料,上面还有一台秤,每匹马的草料都要先称重,早晨2斤半,中午3斤半,到了晚上就得5斤半。据喂养的师傅介绍,马匹一天要吃7顿,除了早中晚草料定量外,还要加几顿辅助零食。
此外,记者看到,每个马厩门口都挂有一块盐砖,马有时会上前用舌头舔一舔。朱孝朋透露,盐砖里面含有很多成分,可以为马增加营养。一般饲养工作由专门的饲养员进行喂养,他们只是偶尔给马匹加餐。说话间,朱孝朋拿过来一个苹果,布瑞卡仿佛早就觉察出来似的,很兴奋,伸出脖子,张开嘴衔住苹果,有滋有味地嚼了起来。
“想驯好马,就要和它交朋友。”朱孝朋说,马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,你和它走得亲近了,它对你防备降低,自然而然以后就好驯了。驯马不是那么简单,有时也充满挑战,有些马的性格很刚烈,驯马师不小心就会被踢到,或者受伤,那是常有的事。
朱孝朋回忆,16岁那年,他初中毕业考上了北京昌平一所中专,读书期间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一家马场见到了马,青青的绿草地上,马儿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。“喜欢是最好的老师,可以说我和马是一见钟情。”后来,他不顾家人的反对,辍学到了马场工作,当了一名普通的马工。
清扫马房、铲马粪、打理马……虽然工作单调,枯燥无味,但朱孝朋却享受着那份快乐,每天可以和马在一起,没有拘束,没有隔阂。后来,他就到了一家马术场,学习驯马。
刚开始不注意的时候,不小心会被马踢伤,有时还会踩到,还好都无大碍,休息几天就过来了。朱孝朋这样一呆就是9年,后来就回到了郑州。
“马也是有感情的动物。”朱孝朋告诉记者,刚开始接触马的时候,你要用手背慢慢地触碰,让马感到没有敌意,才会接纳你。
坚守
马厩安家与马同吃住
中午吃过饭,朱孝朋简单休息过后,下午两点就开始上班了。和上午驯马的程序一样,仍是先把马牵出来,打理后再到驯马场驯马。
“有时爱马都胜过爱自己。”朱孝朋回忆,2013年,他带马出去参加比赛,为了更好地看护好自己的爱马,在喂马的同时,他还专门在马房里搭设了一个帐篷,同马匹一同吃住。“那时候都不觉得脏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,不能让自己训练好的马出现任何问题。”
如果马儿生病了,通过平时观察,朱孝朋就会第一个发现,然后再上报,并联系专门的兽医前来诊治。
有一天夜里,一匹马突然出现急病,疼得直在地上打滚,“咴咴”地叫个不停。待兽医过来看后,诊断为肠出现问题,并建议最好不要让马躺在地上,要让它不断地走动会好得比较快。
朱孝朋说,马生病后就像他自己病了似的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待兽医走后,为了能让马尽快好起来,他牵着马缰绳,就在一片空地上,一直溜圈,直到第二天天亮。
据马术中心负责人马风筝介绍,整个马术中心有10多匹马,来这里的会员很多,周末人更多一些。马风筝说,马工和驯马师都要打扫马房,打理马,不同的是驯马师还要负责驯马、给会员讲课、教学。“这些朱孝朋都是最优秀的。”
一位前来玩的游客坦言,他几乎每周都要到此骑马,城市节奏太快了,加上生活压力,抽空出来骑上一匹马,远离闹市,肆意奔跑,不仅可以缓解压力,还放松了心情。
朱孝朋告诉记者,下一步,他想通过努力训练,取得好的成绩,带领河南的马术向前发展,对此,他很有信心。
夜幕降临,落日的余晖照进驯马场,不远处,三三两两的马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青草,四处游荡。另一侧,尘土飞扬,马背上的身影既有五六十岁的老者,又有四五岁的孩童,人们的欢叫声响彻整个驯马场。
“马术既能锻炼身体,还能放松减压。虽然工作比较单调辛苦,但如果儿子长大后也热爱这个行业,我的驯马事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……”朱孝朋说。
编辑: